2020 年七月和八月是工作的高峰期,行程滿檔。
一整天下來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教課。 我得配合 SOP 反覆上課,像是機器人一樣帶領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記得某天早起出門,強烈的低落與排斥感襲捲而來。
在踏入教室的那一刻發現:自己並不想進入教室。 我知道自己碰上工作倦怠期了。
在暑假結束以前的那段日子,工作狀態和心緒都很糟。
而這也讓我思考:「為什麼工作要排得那麼密集?我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如果教課所得的收入增加,那種倦怠感會不會消失?」
我發現 不會。 因為收入增加,也就意味著投入其中的時間也得變多,卻沒有時間投資自己和復盤檢討。
這也讓我意識到:「當收入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開銷和自我要求後,時間規劃的重要性就會優先於收入。」
–
與特定場館合作的課程,接案者會有需要相應配合的地方。而在倦怠感發生後我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
事後覺得並不值得接那麼多課,除非真的有極大的資金缺口 (或有特定需求)。但如果只是要存錢,只要平時好好規劃時間、妥善投資就好了。
雖然那兩個月下來的工作收入是 13 萬,但我知道那是以現階段來說,時間和精力全力投入下所能抵達的極限。我並不打算一直維持著這樣的工作型態,所以在未來勢必會轉型。
能事先規劃妥當的事情,就不要被動等到負面結果發生後再處理。如果無法改變負面事件,那就要想辦法降低負面事件帶來的影響。
而這段期間我也對「溝通」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雖然在學生社團時期早有體悟,但是在工作後「溝通」的份量更顯沈重。
(…未完待續)
判斷事情值不值得做,可以從這兩個面向來看:
那麼 「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和 「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 該如何區分這兩者?
以 個人發展 來說,我認為差別在於 「前者只是在適應現況、為了生存而做 (區域 3),後者則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從 區域 1 轉變成 區域 4)」:
從短期來看, 區域 3 的事情一定得做,因為那是短時間內可以確保收入的事情。除非那剛好是你的熱情所在,不然只做 區域 3 的事情通常會讓你越來越辛苦。
從長期來看, 嘗試從 區域 1 中不斷挖掘 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價值,但自己有興趣且能帶來成就感、也可以被累積 的事情來做,並嘗試延續到 區域 4 (未來)。
–
讓我以自己之前的工作時程為例。
(顏色越深代表單位時間的收入越高)
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不論是 1 秒、1 小時 或是 1 個月,過去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從金錢的面向來看 ,我在每天 (單位時間) 能獲取的收入都不一樣,因為那是不同的工作。你可以從圖中推論假日對我的重要性,因為鐘點最高的工作都聚集在那個時間,那大概佔了我當週收入的 2/3。
但我們前面只考慮到單位時間的價值,卻還沒考慮到隱性成本。 隱性成本可以是移動往返時要花費的時間、沒有算在工時裡卻必須待在當地的時間……
如果也把它們考慮進去:
以星期一來說,我會去新竹到清大和交大的跑酷社進行社課。 但因為自己的生活區域在台北,來回往返需要交通費也需要花時間 (搭乘客運往返大約要 3 小時),這些時間就變成了隱性成本。
考慮車程、鐘點費用後換算下來,它是我當週收入所得和效益最低的一天。 儘管如此,我為什麼還是會堅持去做這件事情呢? (而且課程也維持著一定的水準和品質)
因為 協助他人經營大學社團 跟我個人期望的發展方向有關,對我來說足夠重要。
「有價值的事情不一定會在現階段以收入呈現,但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確保那些事情是足夠重要的。」
(…未完待續)
每個人都在扮演名為「自己」的角色,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說故事。就像你看到我正在以「自己」的視角撰寫這篇文章。
因為身份不同,看到的事情就不會一樣。所以沒有人對於現實的理解是全面且完整的。每個人都會有立場,而隱藏在立場背後的是各自關注的利益。
以職場來說, 公司的目標是營利,老闆要的是「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這很合理,因為不能持續產生價值的公司最後只能退場。
–
就拿運動教學舉例, 你會在教學現場看到 教學者 和 學習者。
教學者 可以是老師、教練、教官、講師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提供者;學習者 可以是幼兒童、青少年、成人、年長者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使用者。
但如果再更深入的檢視,你會發現:
服務提供者未必有能力自作主張。 就像是在公司工作,公司就會期望底下教練的行為舉止符合公司形象和規範。
服務使用者未必有能力付費買單。 就像是幼兒運動教學,為服務付費的通常是家長。
而衝突就在於:「服務提供者或服務使用者都未必在按照自己的期望做事。」
學習者本身並不想來,卻被家長逼著去上課, 因為家長認為學習者需要多運動; 教學者本身是個內向的人,卻被公司要求扮演著外向開朗的人,因為公司認為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的多數。
–
在 自我期望 和 外在規範 一來一往相互衝突的過程中, 讓我產生了「擺脫現況」的動機:
先做「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之後要轉變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
而這件事就實踐在自己的工作安排上。
(…未完待續)
先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工作。 我現在從事運動專項教學,以 跑酷 為主要項目,輔項有體操、彈翻床等等。偶爾會有大專校院的學生社團演講邀約,和零星的協會專案執行。
教學對象 包含但不限於 3-12 歲的幼兒和兒童、18-25 歲的大學、延畢和研究生,以及職場工作者。
目前有幾個長期合作的單位, 工作狀態比較接近自由工作者; 也因為如此每個月的工作天數、時間和收入並不是固定的。
以現況來說。 如果沒有刻意排開,通常一週七天我都會給自己安排工作。像是 2020 年 12 月份的行事曆,我每天都會有工作相關的安排。
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一來是這些工作跟我的個人目標是匹配的。 雖然是不同的工作,但是在領域本質上具有高度遷移性,在能力成長上可以為彼此帶來綜合效益。
二來是對現在的我而言,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帶來過度的壓力。(短時間的尖峰、倦怠期當然也有經歷過,這些之後再聊)
還有一個,是我從今年九月份開始為自己設定了「平均每個月都要存 3 萬」的目標。
–
從 2019/01 開始工作至今,那種忙碌的節奏跟在學生社團時期很像。(又或者說我從那個時期就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和工作方式)
只是還是有些差異。
一來是對於錢的敏感度提升; 二來是從自身出發去理解現實,那種理解的廣度和深度改變。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預計會涵蓋時間安排、專案管理、商業考量、價值判斷這些領域,會透過我親身在工作中的觀察和體悟,展現某些價值觀、內心衝突以及事情在我身上是如何展開和處理的。
很多事情在沒有親自遇到之前, 光聽家長、師長、老闆或是其他前輩講述是很難明白的。
沒有經驗基礎的描述,對於理解而言雖然有效但也很有限。當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足夠多了之後,這些道理就顯得簡單了。
(…未完待續)
從 2019/01/04 (五) 離開軍營後算起,今年是出社會的第二年,感覺像是過了四年。
每當有人問起:「你最近如何?」 我猜他們想知道的應該是:你最近的 工作 或 生活 如何?
在別人眼中,我大概是個工作狂; 而比起和別人聊八卦,更習慣他們來找我談工作。
一位老朋友是這樣描述的:
看來戰場殺伐慣了,酒席坐不住呢。 這時候怎麼辦呢? 拼酒,用戰鬥的思維處理酒席,這樣自己心裡比較舒坦。你是不是都這樣呢?
這段描述很是貼切,把我的想法精闢的描摹出來。 但我還想再多解釋一下。
工作是我目前生活的重心,而我對於自己生活的期望也剛好是目前的工作。 別人的八卦只是不在感興趣的守備範圍內而已。所以工作和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來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