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是我們學校的畢業典禮,許多即將畢業的準學士生在校園各地穿著“學位服”和親朋好友拍照打卡;也因為這個緣故,這幾天臉書的動態牆上都被同學的畢業文洗版。
我是“形式上”的應屆畢業生,同時也是典禮幕後的工作人員(畢聯會),當天照樣要處理各類雜事、應付奇葩的畢業生;雖說畢業典禮對我而言只是個“形式”,但它在其他應屆畢業生的心裡象徵著人生階段性的完成。這時候不發個畢業感言好像說不過去,可是我還在準備期末考(好掙扎阿)。
…算了,但還是來回顧一下這幾年的積累吧!
在高中時期,我習慣用筆記本記下每天發生的事情。後來 Facebook 崛起,就漸漸將一些事情放上 Facebook。 當時也做了來高雄之前的心情紀事…(這四年,不知道我又會訂下什麼目標)
我想最關鍵的還是當年大一,在陰錯陽差之下擔任了社團的負責人。 原先只打算在這四年好好學習,把“唸書”定位為本業學好學滿,就這樣度過這四年。…就像個普通學生一樣,將自己埋首於書堆之中。…(夢想,Loading…) 自從“誤入”社團之後,命運就改變了…(社團人生回顧系列)
原先只活在自己世界的我迫於職務上的需求,發展了與人應對進退的能力,也開始學習和接觸未曾接觸的領域;原先只在意自己生活的我,開始學會關注社團成員和周遭朋友的生活;原先只願意為自己而行動的我,開始為了其他人發起從未有人嘗試的事情;也在經歷社團生活的旅途中,曾經有過一段感情。
我漸漸發覺︰「當年的陰錯陽差,讓我得以出現在某些人的生命裡,它或多或少改變了某些人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我。」
或許對於某些人而言,我是高應大的社團狂人、是體委傳奇;但是在卸下了頭上那名為“社團”的光環之後,我只是個“不務正業”的人而已。
怎麼個不務正業?
「不被現有體制框架限制、脫離體制安排,透過獨立思考後瞭解現階段自己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再自行去學習為了滿足需求而必備的技能。」
「社團到底在學什麼?古今中外為何有這麼多人願意以學分作為籌碼,投注其中?」這裡有一篇文章寫得很有意思…(誰給的出尊嚴,誰就能留住人)
從大一被半銃康接任國術社、在大二升上大三之際創立跑酷社、大四被網羅去畢聯會…,社團生活佔滿我將近全部的大學生涯,而我從中到底學了什麼?
我從中 “粗淺地” 習得了兩大技能:思維模式、人際互動。
我自認自己是個內向的人,在某些時刻甚至會刻意離群索居,因為獨處讓我感到平靜。而我從參與社團的過程中找到了專屬於自己的開關,在必要時切換模式 (而任何模式下都是真實的自己,只是呈現的型態不一樣)。 久而久之我發現「參與社團的過程中,其實相當於參與社會化的過程」,而我也發現「唯有走入人群,才更能夠明白該如何真正的隱遁於人群之中」。
說穿了,“外展” 和 “內斂” 只不過是一體的兩面。
read()
and write()
system callsclose()
times * α
save pages faults >
or <
than the cost of prepaging s * (1-α)
unnecessary pages?— — —
fork()
, speeding process creationEAT = (1 – p) x 200 + p (8 milliseconds) = (1 – p) x 200 + p x 8,000,000 = 200 + p x 7,999,800
- Trap to the operating system
- Save the user registers and process state
- Determine that the interrupt was a page fault
- Check that the page reference was legal and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page on the disk
- Issue a read from the disk to a free frame: (1) Wait in a queue for this device until the read request is serviced (2) Wait for the device seek and/or latency time (3) Begin the transfer of the page to a free frame
- While waiting, allocate the CPU to some other user
- Receive an interrupt from the disk I/O subsystem (I/O completed)
- Save the registers and process state for the other user
- Determine that the interrupt was from the disk
- Correct the page table and other tables to show page is now in memory
- Wait for the CPU to be allocated to this process again
- Restore the user registers, process state, and new page table, and then resume the interrupted instruction
vfork()
variation on fork()
system call has parent suspend and child using copy-on-write address space of parent
exec()
- Find the location of the desired page on disk
- Find a free frame:
a. If there is a free frame, use it b. If there is no free frame, use a page replacement algorithm to select a victim frame c. Write victim frame to disk if dirty
- Bring the desired page into the (newly) free frame; update the page and frame tables
- Continue the process by restarting the instruction that caused the trap
- Note now potentially 2 page transfers for page fault – increasing EAT
先前在 Dcard 看到這篇文章,在內容中作者表達了對於“活動”的看法:
在看完的當下沒有特別的感覺。但隨著時間過去,那篇文章像顆石頭投入湖中一樣,在腦海中蕩起了漣漪…於是便起了個念頭,將心裡的想法做個整理。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裡面,普通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一路唸上來,終於到了大學的階段;當年的我也是一樣照著這既定的劇本走了上來,並沒有多餘的想法。我只想著︰「我想要讀資工,該怎麼樣才能考上第一志願?」之後到了高雄唸書,當年的我仍滿心期待地想要在系上「學好學滿」,也打算投注精力在課業上,到最後才發現期待落空…
(詳細的過程請看:https://goo.gl/CsTBCv)
就整體而言 各種活動 這篇文章沒什麼問題。雖然沒有明講,但是不難看出作者暗中導入了 「學業為主,其他的為輔」 這個思考框架。在此我不會探討這篇文章裡的其他觀點,僅就這個思考框架進行討論。 用這個框架去思考事情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適用於所有人嗎? 我認為得先釐清兩件事情:
「正常作息」、「該上的課,該做的事」、「本末倒置」…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建立在 當事人既定的價值觀 之上來探討的;但其實每個人在大學期間想要學習、嘗試的都不一樣。
一味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別人的「作息是否正常」(有人一天只睡4小時就飽了)、「該做的事情」、「行為是否本末倒置」…,未免過於狹隘。
學業是什麼?它僅止於所謂書本上的知識嗎?它可以被量化嗎?
狹義的學習,指的即是學生的學習。在各類學校環境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系統地接受前人積累的文化經驗,以發展個人的知識技能,形成符合社會期望的道德品質的過程。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xQ26k5.html
我的看法是:「任何你應該知道的、想學習的,其實都是 學業 的一部分。」至於內容是什麼,這因人而異。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引導你思考這個問題。
「沒思考過又怎麼樣呢?」 不怎麼樣,但是帶給周遭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回顧一下日常生活,你的目光總是會不自覺地被某些人吸引。「因為他的穿著,很難不讓人注意到他。」、「我之前就久仰他的大名了,想要前來一睹風采。」、「為什麼他的談吐那麼有趣?」、「從他的肢體動作可以感覺到,他很有自信。」…那群人總是有辦法在任何時候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就是想要嘗試一下以前從未試過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想像他一樣。」、「自從認識他們之後,我也想要改變自己,但是該怎麼做?」於是你開始參與校外活動、在社團擔任幹部…,期望的是一個蛻變的契機。而在過程中你得到了心目中所期望的東西,與過去的自己相比變得判若兩人。這樣的過程不也是學業的一環嗎?
相信各位都耳熟能詳的一段話:「大學時期的三大學分 “課業、社團、愛情” 。」這三門學分,你修得如何? 「課業才是學生的本分,想要參與社團或是校外活動不是不行;若你無法兼顧課業,還是得回歸“本分”。」(哦,是這樣嗎?)
事實上學生的本分不該只框限在課業上面,也根本就沒有所謂“兼顧”這一回事。但是為什麼課業以外的東西卻總是被矮化為 “本分之餘” 才要去完成的東西?
我推測這是源自於過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在社會裡根深蒂固所致。(獲取知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你知道為何而讀嗎?難道只有從系上課業才能獲取知識嗎?)
有一部發人省思的影片可以作為參考 (這沒有標準答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G2gl7X1pA
「任何你應該知道的、想學習的,其實都是 學業 的一部分。」沒有在學生時期領悟這些道理,最後就只能等到出社會後才能去學習 (並非不行,只是學習的成本將會隨著你出社會的那一刻起日益增加);你決定投注精力在哪一方面,成果就會呈現在那個方向的道路上 (想要投注多少、在哪些面向上下功夫都沒有對錯)。
出自於自己的決定,結果終究得由自己承擔。
在大學以前的歲月,大多數人都在家人的編織的保護傘下成長。接下來我們得離開這把傘,在傘外的世界追尋方向的同時,也得學會面對自己。
一切都只是選擇,也是時候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了。
當你在踏入大學階段時期才發現「現實的環境無法滿足你原先的期望」,此時你會怎麼做? (1) 轉換環境:轉系、休(退)學、轉學,亦可以直接去工作。
(2) 維持現況:就這樣漫無目的等到畢業,去拿 A4 收據。
(3) 改變環境:把環境變得符合自己的「期望」。
(4) 調整戰場:在既有條件之下調整學習目標,把學校的資源挖得一乾二淨、同時去另尋資源滿足「期望」。
要如何做出上述的選擇?其實這得視由自己在當下的期望和條件來決定。以我的狀況來說,(1)、(3)要付出的成本太大,(2)亦不符合我的人格特質。
於是我選擇(4)。
除了從大一時期就開始的社團生活之外,我在大二開始逐漸發現學校體制並不符合我的期望、大三已對在學校體制內學習這件事情不抱持希望。扣除社團和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基本上我都在 “自學”。
我曾經被問過:「既然環境不符合你當下的目標,怎麼不直接轉系?」 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校內轉系的難度和門檻太高,而當下的我成績達不到轉系的門檻。
《第二》目前所在的科系 “並非完全” 和我的目標脫節,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的環境體制 極度不友善。
何謂不友善?除了體制缺乏彈性,另一部份就是師資的問題。
扣除掉教學認真的老師之外,我真的不知道某些老師在上課時到底在講三小;其實不知道老師上課時在講什麼也就算了,甚至可能還會遇到一些根本沒有為人師表自覺,只是用 “教授” 這個職銜藉由來欺壓學生來滿足自己虛榮的人。
於是我便 “選擇性” 的放掉沒興趣的科目,將那些時間轉去鑽研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或許在未來那些被我 “放掉” 的科目還是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遇到,但是求學的路這麼長 (不僅在於學校),先從有興趣的開始學習,總比從沒有興趣的開始要容易的多吧?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包括我自己)願意在大學時期投注心力在“課業”以外的事情,是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某些東西,進而對他們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有意思。
他們未必要求什麼回報,心中所想的也未必能被他人所理解。
這些人不一定是因為在課業上無法獲得成就才轉換戰場;相反的,他們的表現比起普通學生都還要來的活躍亮眼。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不自覺被他們所吸引的原因吧。
希望各位從中受益的人們,能夠願意給予這些不吝投注課外活動、為這個環境帶來正向改變的社團人,一個鼓勵和掌聲。
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讓這個枯燥無趣世界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N
pages, need to find N
free frames and load programp
– used as an index into a page table which contains base address of each page in physical memoryd
– combined with base address to define the physical memory address that is sent to the memory unit
valid
indicates that the associated page is in the process’ logical address space, and is thus a legal pageinvalid
indicates that the page is not in the process’ logical address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