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左欣 BE STRONG TO BE USEFUL

20170607 [有感而發] 一切都只是選擇,那你自己的戰場是什麼?

2017-06-07

一、前言

先前在 Dcard 看到這篇文章,在內容中作者表達了對於“活動”的看法:

各種活動

在看完的當下沒有特別的感覺。但隨著時間過去,那篇文章像顆石頭投入湖中一樣,在腦海中蕩起了漣漪…於是便起了個念頭,將心裡的想法做個整理。

二、想像與實際的落差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裡面,普通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一路唸上來,終於到了大學的階段;當年的我也是一樣照著這既定的劇本走了上來,並沒有多餘的想法。我只想著︰「我想要讀資工,該怎麼樣才能考上第一志願?」之後到了高雄唸書,當年的我仍滿心期待地想要在系上「學好學滿」,也打算投注精力在課業上,到最後才發現期待落空…

(詳細的過程請看:https://goo.gl/CsTBCv)

就整體而言 各種活動 這篇文章沒什麼問題。雖然沒有明講,但是不難看出作者暗中導入了 「學業為主,其他的為輔」 這個思考框架。在此我不會探討這篇文章裡的其他觀點,僅就這個思考框架進行討論。 用這個框架去思考事情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適用於所有人嗎? 我認為得先釐清兩件事情:

  • 何謂「學業」?
  • 你對大學的「期望」是什麼?

1.如何去定義「學業」?

「正常作息」、「該上的課,該做的事」、「本末倒置」…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建立在 當事人既定的價值觀 之上來探討的;但其實每個人在大學期間想要學習、嘗試的都不一樣。

一味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別人的「作息是否正常」(有人一天只睡4小時就飽了)、「該做的事情」、「行為是否本末倒置」…,未免過於狹隘。

學業是什麼?它僅止於所謂書本上的知識嗎?它可以被量化嗎?

狹義的學習,指的即是學生的學習。在各類學校環境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系統地接受前人積累的文化經驗,以發展個人的知識技能,形成符合社會期望的道德品質的過程。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xQ26k5.html

我的看法是:「任何你應該知道的、想學習的,其實都是 學業 的一部分。」至於內容是什麼,這因人而異。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引導你思考這個問題。

「沒思考過又怎麼樣呢?」 不怎麼樣,但是帶給周遭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一) 你就是不自覺地被吸引

回顧一下日常生活,你的目光總是會不自覺地被某些人吸引。「因為他的穿著,很難不讓人注意到他。」、「我之前就久仰他的大名了,想要前來一睹風采。」、「為什麼他的談吐那麼有趣?」、「從他的肢體動作可以感覺到,他很有自信。」…那群人總是有辦法在任何時候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二) 源自於內心的動機,體現於實際的行為上

「我就是想要嘗試一下以前從未試過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想像他一樣。」、「自從認識他們之後,我也想要改變自己,但是該怎麼做?」於是你開始參與校外活動、在社團擔任幹部…,期望的是一個蛻變的契機。而在過程中你得到了心目中所期望的東西,與過去的自己相比變得判若兩人。這樣的過程不也是學業的一環嗎?

(三) 何來兼顧?

相信各位都耳熟能詳的一段話:「大學時期的三大學分 “課業、社團、愛情” 。」這三門學分,你修得如何? 「課業才是學生的本分,想要參與社團或是校外活動不是不行;若你無法兼顧課業,還是得回歸“本分”。」(哦,是這樣嗎?)

事實上學生的本分不該只框限在課業上面,也根本就沒有所謂“兼顧”這一回事。但是為什麼課業以外的東西卻總是被矮化為 “本分之餘” 才要去完成的東西?

我推測這是源自於過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在社會裡根深蒂固所致。(獲取知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你知道為何而讀嗎?難道只有從系上課業才能獲取知識嗎?)

有一部發人省思的影片可以作為參考 (這沒有標準答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G2gl7X1pA

「任何你應該知道的、想學習的,其實都是 學業 的一部分。」沒有在學生時期領悟這些道理,最後就只能等到出社會後才能去學習 (並非不行,只是學習的成本將會隨著你出社會的那一刻起日益增加);你決定投注精力在哪一方面,成果就會呈現在那個方向的道路上 (想要投注多少、在哪些面向上下功夫都沒有對錯)。

出自於自己的決定,結果終究得由自己承擔。

在大學以前的歲月,大多數人都在家人的編織的保護傘下成長。接下來我們得離開這把傘,在傘外的世界追尋方向的同時,也得學會面對自己。

一切都只是選擇,也是時候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了。

2.對於大學的「期望」?

當你在踏入大學階段時期才發現「現實的環境無法滿足你原先的期望」,此時你會怎麼做? (1) 轉換環境:轉系、休(退)學、轉學,亦可以直接去工作。

(2) 維持現況:就這樣漫無目的等到畢業,去拿 A4 收據。

(3) 改變環境:把環境變得符合自己的「期望」。

(4) 調整戰場:在既有條件之下調整學習目標,把學校的資源挖得一乾二淨、同時去另尋資源滿足「期望」。

要如何做出上述的選擇?其實這得視由自己在當下的期望和條件來決定。以我的狀況來說,(1)、(3)要付出的成本太大,(2)亦不符合我的人格特質。

於是我選擇(4)。

除了從大一時期就開始的社團生活之外,我在大二開始逐漸發現學校體制並不符合我的期望、大三已對在學校體制內學習這件事情不抱持希望。扣除社團和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基本上我都在 “自學”。

我曾經被問過:「既然環境不符合你當下的目標,怎麼不直接轉系?」 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校內轉系的難度和門檻太高,而當下的我成績達不到轉系的門檻。

《第二》目前所在的科系 “並非完全” 和我的目標脫節,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的環境體制 極度不友善

何謂不友善?除了體制缺乏彈性,另一部份就是師資的問題。

扣除掉教學認真的老師之外,我真的不知道某些老師在上課時到底在講三小;其實不知道老師上課時在講什麼也就算了,甚至可能還會遇到一些根本沒有為人師表自覺,只是用 “教授” 這個職銜藉由來欺壓學生來滿足自己虛榮的人。

於是我便 “選擇性” 的放掉沒興趣的科目,將那些時間轉去鑽研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或許在未來那些被我 “放掉” 的科目還是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遇到,但是求學的路這麼長 (不僅在於學校),先從有興趣的開始學習,總比從沒有興趣的開始要容易的多吧?

三、理念,未必能夠被理解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包括我自己)願意在大學時期投注心力在“課業”以外的事情,是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某些東西,進而對他們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有意思。

誰給的出尊嚴,誰就能留住人

他們未必要求什麼回報,心中所想的也未必能被他人所理解。

這些人不一定是因為在課業上無法獲得成就才轉換戰場;相反的,他們的表現比起普通學生都還要來的活躍亮眼。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不自覺被他們所吸引的原因吧。

希望各位從中受益的人們,能夠願意給予這些不吝投注課外活動、為這個環境帶來正向改變的社團人,一個鼓勵和掌聲。

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讓這個枯燥無趣世界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