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三級警戒比想像中要來得早結束 (我原先認為最樂觀的情形是 2021/09 月份以後降級,最悲觀要一年以後才會降級)。即使如此,對台灣經濟也已經產生實質傷害。
原先的計畫是在 6/14 - 6/30 期間: 繼續撰寫作業系統、製作論文讀後懶人包
但是,收入的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
–
這段時間沒有收入,支出卻依然存在。
我雖然住在老家,但還是要每個月給房租、電話費也照樣得繳、還是一樣得吃飯。
那些東西從哪裡來? 答案當然是 「錢」。
–
二、日子還是要過
「有沒有辦法在這段期間依舊擁有收入?」
這樣的想法源自於自我要求,以及想要補貼損失的心理。(因為錢還是要花,日子還是得過)
檢視自己的身份資格,我到衛福部網站申請了急救紓困, 審核後得到了 20000 元的補助,但這終究是應急用的一次性補貼。
現在我不能實體教課、也不方便外出、又想要從中獲得成長,到底該怎麼做?
這讓我想到商業裡很常出現的一張圖:
突然腦中靈感來了,我轉個念把圖裡的那三個元素換掉:
說不上來,但當時的直覺告訴我「這或許做得到」, 於是我開始研究可以怎麼做。
後來找到有學習補助的工研院線上課程,部份緩解了沒有收入的焦慮感。
–
三、疫情期間的經歷
稍微整理了一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項目看起來很多很雜,但可以粗略的用兩個指標區分:
(一) 它能不能為我帶來(現階段的)收入?
(二) 它能不能為我帶來學習或成長?
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裡, 我會以主題為單位和大家分享這段時間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從中帶給自己的收穫。
【題外話】這個部落格從大學開始更新,不知不覺也六年了,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