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回顧系列】關於工作和生活
- 更新時間:2021/02/01 (二),PM 09:45
- 文章作者:羅左欣 / 部落格
一、對於工作和生活的看法
從 2019/01/04 (五) 離開軍營後算起,今年是出社會的第二年,感覺像是過了四年。
每當有人問起:「你最近如何?」
我猜他們想知道的應該是:你最近的 工作 或 生活 如何?
在別人眼中,我大概是個工作狂;
而比起和別人聊八卦,更習慣他們來找我談工作。
一位老朋友是這樣描述的:
看來戰場殺伐慣了,酒席坐不住呢。
這時候怎麼辦呢?
拼酒,用戰鬥的思維處理酒席,這樣自己心裡比較舒坦。你是不是都這樣呢?
這段描述很是貼切,把我的想法精闢的描摹出來。
但我還想再多解釋一下。
工作是我目前生活的重心,而我對於自己生活的期望也剛好是目前的工作。別人的八卦只是不在感興趣的守備範圍內而已。所以工作和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來看。
二、現況的盤點
先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工作。
我現在從事運動專項教學,以 跑酷 為主要項目,輔項有體操、彈翻床等等。偶爾會有大專校院的學生社團演講邀約,和零星的協會專案執行。
教學對象 包含但不限於 3-12 歲的幼兒和兒童、18-25 歲的大學、延畢和研究生,以及職場工作者。
目前有幾個長期合作的單位,
工作狀態比較接近自由工作者;
也因為如此每個月的工作天數、時間和收入並不是固定的。
以現況來說。
如果沒有刻意排開,通常一週七天我都會給自己安排工作。像是 2020 年 12 月份的行事曆,我每天都會有工作相關的安排。
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一來是這些工作跟我的個人目標是匹配的。
雖然是不同的工作,但是在領域本質上具有高度遷移性,在能力成長上可以為彼此帶來綜合效益。
二來是對現在的我而言,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帶來過度的壓力。(短時間的尖峰、倦怠期當然也有經歷過,這些之後再聊)
還有一個,是我從今年九月份開始為自己設定了「平均每個月都要存 3 萬」的目標。
–
從 2019/01 開始工作至今,那種忙碌的節奏跟在學生社團時期很像。(又或者說我從那個時期就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和工作方式)
只是還是有些差異。
一來是對於錢的敏感度提升;
二來是從自身出發去理解現實,那種理解的廣度和深度改變。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預計會涵蓋時間安排、專案管理、商業考量、價值判斷這些領域,會透過我親身在工作中的觀察和體悟,展現某些價值觀、內心衝突以及事情在我身上是如何展開和處理的。
很多事情在沒有親自遇到之前,
光聽家長、師長、老闆或是其他前輩講述是很難明白的。
沒有經驗基礎的描述,對於理解而言雖然有效但也很有限。當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足夠多了之後,這些道理就顯得簡單了。
三、努力在做的事情
每個人都在扮演名為「自己」的角色,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說故事。就像你看到我正在以「自己」的視角撰寫這篇文章。
因為身份不同,看到的事情就不會一樣。所以沒有人對於現實的理解是全面且完整的。每個人都會有立場,而隱藏在立場背後的是各自關注的利益。
以職場來說,
公司的目標是營利,老闆要的是「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這很合理,因為不能持續產生價值的公司最後只能退場。
–
就拿運動教學舉例,
你會在教學現場看到 教學者 和 學習者。
教學者 可以是老師、教練、教官、講師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提供者;學習者 可以是幼兒童、青少年、成人、年長者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使用者。
但如果再更深入的檢視,你會發現:
服務提供者未必有能力自作主張。
就像是在公司工作,公司就會期望底下教練的行為舉止符合公司形象和規範。
服務使用者未必有能力付費買單。
就像是幼兒運動教學,為服務付費的通常是家長。
而衝突就在於:「服務提供者或服務使用者都未必在按照自己的期望做事。」
學習者本身並不想來,卻被家長逼著去上課,
因為家長認為學習者需要多運動;
教學者本身是個內向的人,卻被公司要求扮演著外向開朗的人,因為公司認為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的多數。
–
在 自我期望 和 外在規範 一來一往相互衝突的過程中,
讓我產生了「擺脫現況」的動機:
先做「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之後要轉變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
而這件事就實踐在自己的工作安排上。
四、價值的判斷
判斷事情值不值得做,可以從這兩個面向來看:
- 「當事人是否為此產生動機」(價值高低)
- 「由時間帶來的各種變遷」(時間先後)
那麼 「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和 「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該如何區分這兩者?
以 個人發展 來說,我認為差別在於
「前者只是在適應現況、為了生存而做 (區域 3),後者則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從 區域 1 轉變成 區域 4)」:
從短期來看,
區域 3 的事情一定得做,因為那是短時間內可以確保收入的事情。除非那剛好是你的熱情所在,不然只做 區域 3 的事情通常只會讓你越來越辛苦。
從長期來看,
嘗試從 區域 1 中不斷挖掘 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價值,但自己有興趣且能帶來成就感、也可以被累積 的事情來做,並嘗試延續到 區域 4 (未來)。
–
讓我以自己之前的工作時程為例。
(顏色越深代表單位時間的收入越高)
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不論是 1 秒、1 小時 或是 1 個月,過去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如果從金錢的面向來看 ,我在每天 (單位時間) 能獲取的收入都不一樣,因為那是不同的工作。你可以從圖中推論假日對我的重要性,因為鐘點最高的工作都聚集在那個時間,那大概佔了我當週收入的 2/3。
但我們前面只考慮到單位時間的價值,卻還沒考慮到隱性成本。隱性成本可以是移動往返時要花費的時間、沒有算在工時裡卻必須待在當地的時間…
如果也把它們考慮進去:
以星期一來說,我會去新竹到清大和交大的跑酷社進行社課。
但因為自己的生活區域在台北,來回往返需要交通費也需要花時間 (搭乘客運往返大約要 3 小時),這些時間就變成了隱性成本。
考慮車程、鐘點費用後換算下來,
它是我當週收入所得和效益最低的一天。
儘管如此,我為什麼還是會堅持去做這件事情呢?
(而且課程也維持著一定的水準和品質)
因為 協助他人經營大學社團 跟我個人期望的發展方向有關,對我來說足夠重要。
「有價值的事情不一定會在現階段以收入呈現,但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確保那些事情是足夠重要的。」
五、倦怠感帶來的提醒
2020 年七月和八月是工作的高峰期,行程滿檔。
一整天下來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教課。
我得配合 SOP 反覆上課,像是機器人一樣帶領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記得某天早起出門,強烈的低落與排斥感襲捲而來。
在踏入教室的那一刻發現:自己並不想進入教室。
我知道自己碰上工作倦怠期了。
在暑假結束以前的那段日子,工作狀態和心緒都很糟。
而這也讓我思考:「為什麼工作要排得那麼密集?我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如果教課所得的收入增加,那種倦怠感會不會消失?」
我發現 不會。
因為收入增加,也就意味著投入其中的時間也得變多,卻沒有時間投資自己和復盤檢討。
這也讓我意識到:「當收入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開銷和自我要求後,時間規劃的重要性就會優先於收入。」
–
與特定場館合作的課程,接案者會有需要相應配合的地方。而在倦怠感發生後我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
- 工作目標 (確認是否偏離初衷)
- 工作時間、密度 (確認要不要調整)
- 工作環境、待遇、對象和自我期望 (確認能否匹配)
事後覺得並不值得接那麼多課,除非真的有極大的資金缺口 (或有特定需求)。
但如果只是要存錢,只要平時好好規劃時間、妥善投資就好了。
雖然那兩個月下來的工作收入是 13 萬,
但我知道那是以現階段來說,時間和精力全力投入下所能抵達的極限。我並不打算一直維持著這樣的工作型態,所以在未來勢必會轉型。
能事先規劃妥當的事情,就不要被動等到負面結果發生後再處理。如果無法改變負面事件,那就要想辦法降低負面事件帶來的影響。
而這段期間我也對「溝通」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雖然在學生社團時期早有體悟,但是在工作後「溝通」的份量更顯沈重。
六、圍繞人開展的工作
信念是可塑物,能透過環境外力強化或削弱。
像是對我而言:「行政的重要性等同於專項技能,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學生時代深信如此,出社會後更強化了這項信念。
越是深入問題層級,越會發現問題跟人有關。
所有組織問題,到最後都會碰上人這道關卡。
換個角度來說,最終問題都是圍繞人開展的。
「行政,就是圍繞人開展的工作。」
我認為一個好的行政,會同時滿足三個面向:共同認知、工作流程、通訊協定
- 共同認知:確保相關人士有相同且完整的資訊。
- 工作流程:確保事情會按照約定模式執行,產出穩定預期。
- 通訊協定:確保衝突發生時,能依照既定管道有效處理和協調衝突。
–
具體來說可以怎麼做?
在此以 指導老師(教練) 帶領 學生社團進行社課 為例,來檢視一個行政模組從建立、執行到檢討的過程。
在 籌備社課 這個階段,參與其中的核心人物是:幹部 / 助教、教練、社長。
首先要根據這次的任務需求,明確擬定各個核心人物的工作範圍和權限,像是:
- 幹部 / 助教:在課前向社員介紹課程、課程中引導社員參與課程,過程中聽從教練、社長指示。
- 教練:向幹部、社長說明課程進行流程和資源需求,主導課程進行和提供課程知識、技術指導。
- 社長:作為本次任務代表,向教練討論課程期望和要求。
當核心人物都出席在現場後,先共同擬定相同的討論模組,再要求彼此對於討論結果進行執行承諾。
比方說社團課程,在進行時各個環節會有先後順序之分。像這類容易理解且有明確標準的模組就很適合當作討論基準。(也可以因應需求自行設計)
這樣的話不論是籌備討論、實際執行和課後檢討,都會有完整的模組可以檢視:
–
以行政的視角觀察事情,會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比方說公司討論產品和課程,它通常也會有既定的流程和約束。
行政背後透露出各個角色的立場,隱藏的是彼此的權限、價值觀和利害關係;行政是各方期望、調整、妥協下的產物。
以個人發展來說,我正在透過行政的知識去實踐自己對於職涯的想像。
之後來談談,關於我在職涯上的 定向選擇。
七、定向選擇
我們每天都在選擇。
從吃東西 (我不要麥當勞,我要肯德基),到人生發展 (我不要沒沒無聞,我要揚名立萬),
這些都是選擇。
可以把這個句型精簡為:「我不要…,我要…」
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通往著下一個選擇,串連起來會形成一條明確的線,但那條線通往哪裡呢?
將方向確立好並且在選擇時加以參考,在此稱為 定向選擇。
–
以課程設計為例。
特別是在具有商業需求的課程裡,
所有的場景設計都不會是偶然,而是定向選擇的結果。
舉例來說:「10 個學生裡有 2 個來訓練、 8 個是來玩的;我們不要那 2 個來訓練的,我們要那 8 個來玩的。」
選擇的背後代表著一套公司策略、假設和價值觀。
它就像是一面篩子。
篩掉對公司而言不能獲利的,留下那些能創造高價值的。
–
關於選擇。
經過這兩年,內心的想法變得更加強烈和明確:
- 我不要有人在上頭對我發號司令,我要自己作主把事情搞定。
- 我不要教「只想要來玩卻沒有意願學習的」,我要教「願意訓練、想要深入接觸但是卻無從開始的」。
- 我不要讓跑酷只停留在運動層面,我要讓它拓展到其他層面。
關於第 3 點,是起源於自己觀察到的跑酷推廣現況:
「我們都相信跑酷的精神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但是為何,以及該如何證明有效?到底是真的有效?還是我們自以為有效?」
我想要釐清這個還沒什麼人能說清楚的地方。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我開始朝 冒險、體驗教育 領域拓展。
我想分享一些嘗試拓展後的成果。
–
自 2019 年 09 月份開始,
我每週固定會前往清大和交大跑酷社進行教學。
在課程開始前都會設計當週的課程目標,除了記錄社團狀況,也會定期收集學員回饋。
在經過當屆幹部同意後,
我將這一年多的記錄統整成一份資料,用來申請 AAEE 助理引導員認證。
(後來審查通過了)
這件事對我的職涯發展而言,有兩個意義:
- 方向一致:這件事本來就和我期望的冒險、體驗教育領域成正相關。
- 承上接下:完成這件事情的同時,也能幫助我達成並推進其他目標。
像是在推甄研究所時,這些記錄、證照是能夠實際拿出來的成果。
但前提是你很清楚那代表著什麼,並且要付出心力來推進。
【備註】關於推甄研究所的經過,可以參考 【2020 年度回顧系列】清大運科所推甄歷程
–
雖然方向明確,道路和選擇也逐漸具體了。但對於想像中的未來,腦海裡還沒有清晰的畫面。
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的我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雖然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具體畫面,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走得比我前面的人,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八、Mentor
逃不了的疲乏感
引用自《商業思維學院》:
學習的疲乏,可以逃。但教學的疲乏,逃也逃不了。
如果說 2020 年七月和八月是倦怠的高峰期,那 2020 年十月和十一月就是挫敗的高峰期。
除了清大推甄落榜,作為本職的教學工作也處處碰壁。
接連幾個月的倦怠、挫敗以及工作上的自我要求,情緒終究會潰提。
我需要一個能接住自己的人。
–
在摔落時接住你
- 「你不會因為一次的失常,就被認定是個糟糕的教練。」
- 「如果 A 這條路不行,換 B 試試看。」
因為年幼學生在課堂上的不願參與,迫使我不斷思考及嘗試新的上課和引導方式,卻始終看不到彼此互動上的好轉。
而我一次又一次在學生互動上卡關時,我總是會想起 Mentor 說的這句話:
「下禮拜再試試看。下個禮拜他一進來教室,你遇到的又會是全新、不一樣的他。」
Mentor 是個好老闆。
會記得並慶祝員工或學生生日,也會和分享他家人最近的狀況。
Mentor 是個好朋友。
會請我吃很多東西 (?),也會願意與人討論工作和生活問題。
Mentor 是個好前輩。
會在我執著於問題時糾正我,會分享他的工作經驗和教學心法;即使是在自己出錯時,也會自我坦白。
在所有認識的人裡面,Mentor 是老闆、朋友、前輩,
同時也是我尊敬、最嚮往成為的那種教練,沒有之一。
–
在彈翻床彈上彈下,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折腰和折脖子。
(這兩種我都經歷過,沒有正確觀念其實很危險)
在 Mentor 手下工作,感覺就像是在學習彈翻床。
你會成長,也會需要擔起相應的責任。
但是當你失控從高空摔落時,Mentor 會即時丟出墊子接住你。
期望自己未來也有這樣的能力,成為別人眼中的 Mentor。
九、寫給自己的回顧
「2020 年度回顧系列」當初會想撰寫這個系列,主要是為了記錄在 2020 年當中,那些從工作和生活中萃取得到的體悟。
當初寫這一系列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自我回顧,給其他人看只是次要目的。
(與朋友分享這個系列的撰寫歷程)
–
原本還有很多想要寫出來的觀點,
但那些觀點支離破碎,腦海裡的畫面也很模糊。
後來覺得硬是用這樣的狀態去寫很辛苦,也沒有意義。
那些說不清楚、現在還想不明白的,我想用接下來的 2021、2022、2023 年…接續說完。
如果覺得這個系列對你很有幫助和收穫,歡迎你私訊讓我知道。
【2020 年度回顧系列】關於工作和生活
tags:
年度回顧
一、對於工作和生活的看法
從 2019/01/04 (五) 離開軍營後算起,今年是出社會的第二年,感覺像是過了四年。
每當有人問起:「你最近如何?」
我猜他們想知道的應該是:你最近的 工作 或 生活 如何?
在別人眼中,我大概是個工作狂;
而比起和別人聊八卦,更習慣他們來找我談工作。
一位老朋友是這樣描述的:
這段描述很是貼切,把我的想法精闢的描摹出來。
但我還想再多解釋一下。
工作是我目前生活的重心,而我對於自己生活的期望也剛好是目前的工作。別人的八卦只是不在感興趣的守備範圍內而已。所以工作和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來看。
二、現況的盤點
先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的工作。
我現在從事運動專項教學,以 跑酷 為主要項目,輔項有體操、彈翻床等等。偶爾會有大專校院的學生社團演講邀約,和零星的協會專案執行。
教學對象 包含但不限於 3-12 歲的幼兒和兒童、18-25 歲的大學、延畢和研究生,以及職場工作者。
目前有幾個長期合作的單位,
工作狀態比較接近自由工作者;
也因為如此每個月的工作天數、時間和收入並不是固定的。
以現況來說。
如果沒有刻意排開,通常一週七天我都會給自己安排工作。像是 2020 年 12 月份的行事曆,我每天都會有工作相關的安排。
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一來是這些工作跟我的個人目標是匹配的。
雖然是不同的工作,但是在領域本質上具有高度遷移性,在能力成長上可以為彼此帶來綜合效益。
二來是對現在的我而言,這樣的安排並不會帶來過度的壓力。(短時間的尖峰、倦怠期當然也有經歷過,這些之後再聊)
還有一個,是我從今年九月份開始為自己設定了「平均每個月都要存 3 萬」的目標。
–
從 2019/01 開始工作至今,那種忙碌的節奏跟在學生社團時期很像。(又或者說我從那個時期就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和工作方式)
只是還是有些差異。
一來是對於錢的敏感度提升;
二來是從自身出發去理解現實,那種理解的廣度和深度改變。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預計會涵蓋時間安排、專案管理、商業考量、價值判斷這些領域,會透過我親身在工作中的觀察和體悟,展現某些價值觀、內心衝突以及事情在我身上是如何展開和處理的。
很多事情在沒有親自遇到之前,
光聽家長、師長、老闆或是其他前輩講述是很難明白的。
沒有經驗基礎的描述,對於理解而言雖然有效但也很有限。當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足夠多了之後,這些道理就顯得簡單了。
三、努力在做的事情
每個人都在扮演名為「自己」的角色,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說故事。就像你看到我正在以「自己」的視角撰寫這篇文章。
因為身份不同,看到的事情就不會一樣。所以沒有人對於現實的理解是全面且完整的。每個人都會有立場,而隱藏在立場背後的是各自關注的利益。
以職場來說,
公司的目標是營利,老闆要的是「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這很合理,因為不能持續產生價值的公司最後只能退場。
–
就拿運動教學舉例,
你會在教學現場看到 教學者 和 學習者。
教學者 可以是老師、教練、教官、講師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提供者;學習者 可以是幼兒童、青少年、成人、年長者等等,教學現場的服務使用者。
但如果再更深入的檢視,你會發現:
服務提供者未必有能力自作主張。
就像是在公司工作,公司就會期望底下教練的行為舉止符合公司形象和規範。
服務使用者未必有能力付費買單。
就像是幼兒運動教學,為服務付費的通常是家長。
而衝突就在於:「服務提供者或服務使用者都未必在按照自己的期望做事。」
學習者本身並不想來,卻被家長逼著去上課,
因為家長認為學習者需要多運動;
教學者本身是個內向的人,卻被公司要求扮演著外向開朗的人,因為公司認為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的多數。
–
在 自我期望 和 外在規範 一來一往相互衝突的過程中,
讓我產生了「擺脫現況」的動機:
先做「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之後要轉變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
而這件事就實踐在自己的工作安排上。
四、價值的判斷
判斷事情值不值得做,可以從這兩個面向來看:
那麼 「別人認為有價值、願意買單的事情」,
和 「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讓它變得有價值」,該如何區分這兩者?
以 個人發展 來說,我認為差別在於
「前者只是在適應現況、為了生存而做 (區域 3),後者則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從 區域 1 轉變成 區域 4)」:
從短期來看,
區域 3 的事情一定得做,因為那是短時間內可以確保收入的事情。除非那剛好是你的熱情所在,不然只做 區域 3 的事情通常只會讓你越來越辛苦。
從長期來看,
嘗試從 區域 1 中不斷挖掘 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價值,但自己有興趣且能帶來成就感、也可以被累積 的事情來做,並嘗試延續到 區域 4 (未來)。
–
讓我以自己之前的工作時程為例。
(顏色越深代表單位時間的收入越高)
時間是最稀缺的資源,不論是 1 秒、1 小時 或是 1 個月,過去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如果從金錢的面向來看 ,我在每天 (單位時間) 能獲取的收入都不一樣,因為那是不同的工作。你可以從圖中推論假日對我的重要性,因為鐘點最高的工作都聚集在那個時間,那大概佔了我當週收入的 2/3。
但我們前面只考慮到單位時間的價值,卻還沒考慮到隱性成本。隱性成本可以是移動往返時要花費的時間、沒有算在工時裡卻必須待在當地的時間…
如果也把它們考慮進去:
以星期一來說,我會去新竹到清大和交大的跑酷社進行社課。
但因為自己的生活區域在台北,來回往返需要交通費也需要花時間 (搭乘客運往返大約要 3 小時),這些時間就變成了隱性成本。
考慮車程、鐘點費用後換算下來,
它是我當週收入所得和效益最低的一天。
儘管如此,我為什麼還是會堅持去做這件事情呢?
(而且課程也維持著一定的水準和品質)
因為 協助他人經營大學社團 跟我個人期望的發展方向有關,對我來說足夠重要。
「有價值的事情不一定會在現階段以收入呈現,但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確保那些事情是足夠重要的。」
五、倦怠感帶來的提醒
2020 年七月和八月是工作的高峰期,行程滿檔。
一整天下來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教課。
我得配合 SOP 反覆上課,像是機器人一樣帶領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記得某天早起出門,強烈的低落與排斥感襲捲而來。
在踏入教室的那一刻發現:自己並不想進入教室。
我知道自己碰上工作倦怠期了。
在暑假結束以前的那段日子,工作狀態和心緒都很糟。
而這也讓我思考:「為什麼工作要排得那麼密集?我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如果教課所得的收入增加,那種倦怠感會不會消失?」
我發現 不會。
因為收入增加,也就意味著投入其中的時間也得變多,卻沒有時間投資自己和復盤檢討。
這也讓我意識到:「當收入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開銷和自我要求後,時間規劃的重要性就會優先於收入。」
–
與特定場館合作的課程,接案者會有需要相應配合的地方。而在倦怠感發生後我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
事後覺得並不值得接那麼多課,除非真的有極大的資金缺口 (或有特定需求)。
但如果只是要存錢,只要平時好好規劃時間、妥善投資就好了。
雖然那兩個月下來的工作收入是 13 萬,
但我知道那是以現階段來說,時間和精力全力投入下所能抵達的極限。我並不打算一直維持著這樣的工作型態,所以在未來勢必會轉型。
而這段期間我也對「溝通」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雖然在學生社團時期早有體悟,但是在工作後「溝通」的份量更顯沈重。
六、圍繞人開展的工作
信念是可塑物,能透過環境外力強化或削弱。
像是對我而言:「行政的重要性等同於專項技能,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學生時代深信如此,出社會後更強化了這項信念。
越是深入問題層級,越會發現問題跟人有關。
所有組織問題,到最後都會碰上人這道關卡。
換個角度來說,最終問題都是圍繞人開展的。
我認為一個好的行政,會同時滿足三個面向:共同認知、工作流程、通訊協定
–
具體來說可以怎麼做?
在此以 指導老師(教練) 帶領 學生社團進行社課 為例,來檢視一個行政模組從建立、執行到檢討的過程。
在 籌備社課 這個階段,參與其中的核心人物是:幹部 / 助教、教練、社長。
首先要根據這次的任務需求,明確擬定各個核心人物的工作範圍和權限,像是:
當核心人物都出席在現場後,先共同擬定相同的討論模組,再要求彼此對於討論結果進行執行承諾。
比方說社團課程,在進行時各個環節會有先後順序之分。像這類容易理解且有明確標準的模組就很適合當作討論基準。(也可以因應需求自行設計)
這樣的話不論是籌備討論、實際執行和課後檢討,都會有完整的模組可以檢視:
–
以行政的視角觀察事情,會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比方說公司討論產品和課程,它通常也會有既定的流程和約束。
行政背後透露出各個角色的立場,隱藏的是彼此的權限、價值觀和利害關係;行政是各方期望、調整、妥協下的產物。
以個人發展來說,我正在透過行政的知識去實踐自己對於職涯的想像。
之後來談談,關於我在職涯上的 定向選擇。
七、定向選擇
我們每天都在選擇。
從吃東西 (我不要麥當勞,我要肯德基),到人生發展 (我不要沒沒無聞,我要揚名立萬),
這些都是選擇。
可以把這個句型精簡為:「我不要…,我要…」
每個選擇的背後都通往著下一個選擇,串連起來會形成一條明確的線,但那條線通往哪裡呢?
將方向確立好並且在選擇時加以參考,在此稱為 定向選擇。
–
以課程設計為例。
特別是在具有商業需求的課程裡,
所有的場景設計都不會是偶然,而是定向選擇的結果。
舉例來說:「10 個學生裡有 2 個來訓練、 8 個是來玩的;我們不要那 2 個來訓練的,我們要那 8 個來玩的。」
–
關於選擇。
經過這兩年,內心的想法變得更加強烈和明確:
關於第 3 點,是起源於自己觀察到的跑酷推廣現況:
「我們都相信跑酷的精神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但是為何,以及該如何證明有效?到底是真的有效?還是我們自以為有效?」
我想要釐清這個還沒什麼人能說清楚的地方。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我開始朝 冒險、體驗教育 領域拓展。
我想分享一些嘗試拓展後的成果。
–
自 2019 年 09 月份開始,
我每週固定會前往清大和交大跑酷社進行教學。
在課程開始前都會設計當週的課程目標,除了記錄社團狀況,也會定期收集學員回饋。
在經過當屆幹部同意後,
我將這一年多的記錄統整成一份資料,用來申請 AAEE 助理引導員認證。
(後來審查通過了)
這件事對我的職涯發展而言,有兩個意義:
像是在推甄研究所時,這些記錄、證照是能夠實際拿出來的成果。
但前提是你很清楚那代表著什麼,並且要付出心力來推進。
–
雖然方向明確,道路和選擇也逐漸具體了。但對於想像中的未來,腦海裡還沒有清晰的畫面。
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的我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雖然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具體畫面,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走得比我前面的人,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八、Mentor
逃不了的疲乏感
引用自《商業思維學院》:
如果說 2020 年七月和八月是倦怠的高峰期,那 2020 年十月和十一月就是挫敗的高峰期。
除了清大推甄落榜,作為本職的教學工作也處處碰壁。
接連幾個月的倦怠、挫敗以及工作上的自我要求,情緒終究會潰提。
我需要一個能接住自己的人。
–
在摔落時接住你
因為年幼學生在課堂上的不願參與,迫使我不斷思考及嘗試新的上課和引導方式,卻始終看不到彼此互動上的好轉。
而我一次又一次在學生互動上卡關時,我總是會想起 Mentor 說的這句話:
「下禮拜再試試看。下個禮拜他一進來教室,你遇到的又會是全新、不一樣的他。」
Mentor 是個好老闆。
會記得並慶祝員工或學生生日,也會和分享他家人最近的狀況。
Mentor 是個好朋友。
會請我吃很多東西 (?),也會願意與人討論工作和生活問題。
Mentor 是個好前輩。
會在我執著於問題時糾正我,會分享他的工作經驗和教學心法;即使是在自己出錯時,也會自我坦白。
在所有認識的人裡面,Mentor 是老闆、朋友、前輩,
同時也是我尊敬、最嚮往成為的那種教練,沒有之一。
–
在彈翻床彈上彈下,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折腰和折脖子。
(這兩種我都經歷過,沒有正確觀念其實很危險)
在 Mentor 手下工作,感覺就像是在學習彈翻床。
你會成長,也會需要擔起相應的責任。
但是當你失控從高空摔落時,Mentor 會即時丟出墊子接住你。
期望自己未來也有這樣的能力,成為別人眼中的 Mentor。
九、寫給自己的回顧
「2020 年度回顧系列」當初會想撰寫這個系列,主要是為了記錄在 2020 年當中,那些從工作和生活中萃取得到的體悟。
(與朋友分享這個系列的撰寫歷程)
–
原本還有很多想要寫出來的觀點,
但那些觀點支離破碎,腦海裡的畫面也很模糊。
後來覺得硬是用這樣的狀態去寫很辛苦,也沒有意義。
如果覺得這個系列對你很有幫助和收穫,歡迎你私訊讓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