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左欣 BE STRONG TO BE USEFUL

20190217【活動人小聚 - 行政開講】 心得分享


一、前言

今天在教完一整天的跑酷之後,立馬搭捷運殺到活動場地。 (出社會後不如學生時期,沒什麼閒暇靜下心來學習。)

在學生社團時期你可能聽過不少 “團隊領導”、“組織架構”、“活動企劃”、“專案管理”…..etc 但是專精 ”行政” 的分享講座你很可能是頭一回遇到。

談到行政的重要性,就像是講者 (陳沛穎) 之前在文章 (連結如下附) 裡提過的:

「行政是圍繞人開展的工作,對外的言談舉止影響團隊形象,對內的應對進退關乎團隊效率。」

(文章連結:https://goo.gl/5gWVSj)

二、進入正文 (個人觀察、想法整理)

→ 報到及入場:

在報到並進入活動場地之後,看到整場分好組的桌椅。 跟朋友寒暄後就隨地坐著 (剛好是第一桌)。 看著螢幕上那 10 個選項,後來才知道號碼和選項是一開始可以先選擇的討論主題。

讓我想到這或許是在活動開始前用來破冰的環節。

透過不同主題找到對特定主題有相同興趣的人,並且在各桌安排引導討論的人員,可以讓各桌的會眾在開始前先為活動做準備,也多了一個共同話題來化解面面相覷的尷尬氣氛。

(只是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或許沒那麼刻意,因為我是後來才注意到螢幕的)

. .

→ 行政的難題:

行政技巧,也正是老一輩社團人所說的 “做事的眉角”。 但是難題在於:我們很難細膩的掌握和劃分各個環節 (也就是結構化),大多數都是憑著 “直覺和經驗” 去做事。 在無法明確說明和直接重現情境的狀況下,這些 “做事的眉角” 也無法被很好的傳承下來。

對於社團人而言只要照著基本 SOP 走,你可以辦一個 60 分的活動。可是這種活動不溫不火,你未必會想再來參加第二次。

在學生社團時期,“行政” 的概念一直是我最想交棒給社團學弟妹,卻又備感棘手的領域。 一來是抽象,該怎麼定義行政? 二來是瑣碎,該怎麼拿捏範圍?

這兩個困擾已久的問題,在今天都獲得了明確的思考方向。也對我之後在協助學弟妹經營社團上有了很大的啟發。

. .

→ 六大風險因素:

而在這場講座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六點:

人:工作習慣、個性地雷、權力流程 事:方案發想、任務分割、執行地雷 時:溝通成本、聯絡時間、往返確認 地:場地租借、使用限制、入場流程 物:數量成本、關鍵物資、分送拿取

基本上以舉辦活動而言, 只要隨時檢核因素做適當的應對,就可以讓活動順利進行。 當然還有講座中提到的團隊性質 (扁平還是階層)、加入團隊的時間點 (是元老還是救火隊員) ……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但是我個人認為要短時間內就掌握這些檢核方式並不是很容易。這需要從小型活動開始嘗試,再經由長時間的累積才能夠活用。

. .

→ 行政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 (我隨性整理的)

  1. 肝夠硬 (尤其當你很常為專案熬夜救火時)
  2. 細心雞婆、要有小劇場 (能想到別人不會立刻想到的問題)
  3. 同理思考會眾最糟糕的體驗 (藉此反推和設想可能性)
  4. 在專案、活動中是連結各個單位的橋樑 (居中協調) …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私心覺得有一點也很重要: 「事情要說到做到、有始有終,就算無法完成也得做好收尾。」

我覺得這是行政的基本,也是建立團隊信任的最根本。

三、結語

這場活動 CP 值爆表,遠超乎我的預期。很有收穫的夜晚,感謝 活動家 HOST 辦的這場講座!

我下次會拉朋友一起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