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週:2018/9/24 - 2018/9/30
一、前言
今年的中秋節在軍營中渡過,軍隊也正式開訓。 各種課程和志願役單位招募接踵而來,目的是為了軍隊人才的招攬,以及應對新兵們接下來會碰到的鑑測。
二、本次記錄
入伍後第二週,我把目標聚焦在: 「進一步觀察軍中覺得有趣、可以學習或探討的議題。」
這週開始會有:
1. 單兵戰鬥教練 (打靶、刺槍術)
2. 志願役人才招募
3. 對內各類活動與講座分析
→單兵戰鬥教練 (打靶):第一次是去歸零靶場打25公尺的靶。不論是誰上靶台,位於下方的弟兄都得跟著複誦射擊流程;而整個連隊的打靶結果好壞是另一回事。
當天是雨中行軍,連續走了好幾公里的山路。因為連隊當天的打靶成績不甚理想,還被長官諷刺說:只要把大家送到敵方陣營進行訓練,我們就有機會打勝仗 A_A
(刺槍術):它讓我聯想到先前練國術時期的套路演練,只不過軍中對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要求是貫徹到底的。 (軍中採連坐法,一個人沒做好就重來)
→志願役人才招募: 這可以說是本週的重頭戲,各單位不斷對新兵進行轟炸。(在此我不會探討志願役的好壞,畢竟那是當事人要自己去思考的)
大多數單位都有共同的招募模式:
▲ 階段1:先談個人願景 (勾勒想像) (升溫)
▲ 階段2:再聊外界現實 (掉入谷底) (降溫)
▲ 階段3:最後帶入招募 (解決問題) (升溫)
少數單位的招募員可以感覺到他們經過相當訓練,講述的內容有特別設計過。(厲害一點的人會在階段3把情緒溫度從攝氏-10000度,一口氣提高到+10000度)
但招募單位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陸軍特種作戰部隊 (簡稱特戰) 的招募員。
我在學生社團時期就體認到:「不論是任何活動場合,會眾反應和回饋會直接反映活動的成功與否。」
當招募員走進教室開口:「各位弟兄大家好!」
前一刻還在低頭閒聊的弟兄們全部盯向特戰招募員,沒有人再繼續閒聊。 招募員沒有大聲吼罵、沒有怒視新兵, 不需要第二句話,氣場瞬間就被改變。
沒有過人的口條,也沒有管理秩序。 卻讓全連的弟兄從開始到結束都盯著他,這場景讓我備受震撼。 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為了再進一步分析,我特別找時間去聽他進一步的招募介紹。 (隊伍大排長龍,顯然先前的介紹成功勾起了弟兄們的興趣)
最後我歸納出特戰招募員的幾個特質:
1. 身形直挺、軀幹壯碩
2. 聲音宏亮 (底氣足)
3. 敘述簡單直接 (不猶豫)
4. 奇特的個人經驗 (專項深度夠)
從介紹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對於自己所屬的部隊除了自信,更引以為傲。
那是經過長期的精實訓練後產生的熱情, 眼神和表情與其他單位相比迥然不同。
在此學到了一課,也多了一個未來在分享和講課時想要達成的指標。
→對內各類活動與講座分析: 這個部份讓我體認到:「經歷事物的過程中感到快樂與否,它需要一個參考基準。」 簡單來說,情緒可以在 “比較” 中得到。
對處在新訓階段的新兵而言, 所謂的 “快樂” 就是等長官說: 「現在實施下課,開放 “福利” (可以抽煙、投飲料、買餐車……)。」
一些你在當兵前認為 “這根本沒什麼”, 在軍中封閉的環境下會變成 “聽到之後會歡呼”。
一場講座。 在外面可能會被罵:糟糕到無可比擬。 在軍中卻可能變成:舒壓到令人鼓掌。
由此可知,情緒可以在比較後產生。(軍中如此,外面的世界也是一樣)
差別在於:參考基準點和環境不同。
三、結語
經過前幾天的觀察和記錄,現階段能夠利用的時段只有 “下課”、“午休”、“就寢”。
時間長短不同,各場景又有需要克服的限制。
懂得利用零碎時間,以及 “生出時間” 的能力在軍中格外重要。 而這一切成立的前提在於:觀察並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