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講師培訓社 - 課程筆記 (1)

tags: 講師培訓

20190312 - 主題:自我成長


20190326 - 主題:會議概論 (有效會議)

Q:如何準備一場完整的會議?

  1. 目的 (重視 Why)
    • 真實目的,反覆釐清。
    • 大家相信,才有動機。
    • 資源有限,有捨有得。
  2. 產出 (重視 What)
    1. 論點:統合分歧意見。
    2. 方案:供討論的做法。
    3. 進度:實際操作時程。(計劃書、時程表…etc)
    4. 行動:活動臨時救火。
  3. 人員 (重視 Who)
    • 形式上:象徵與代表。
    • 實務上:負責與擔當。 (負責人 or 實際執行的人)
      Q:是否要讓所有人同時參與會議呢? (決策、執行)
      A:視情況決定。
  4. 準備 (重視 發揮功能)
    • 出席人所做的會前準備。
      ex:提案報告、執行方案、宣佈事項、議題資料蒐集、準備論述…etc
  5. 程序 (重視 下一步)
    • 議程與會議規範,決定結論如何產生。
      ex:當人數過半,則會議開始
      當發話過久,則中斷
      當人數過少,則取消會議
      當重大表決,則需過門檻
      當想要發言,則先舉手
      當想要提案,則事先登記
  6. 風險 (重視 不出包)
    • 檢視最壞狀況,想辦法預防 / 減低影響。
      ex:怕沒共識,要求出席人數
      怕開天窗,要求準時開會
      怕沒點子,要求一人一提
      怕沒精神,要求前天早睡
  7. 行政 (重視 不斷電)
    • 程序使會議開的好,行政使會議開的成。
      ex:會議邀請、行前通知
      會議資料、會議記錄
      場地器材、座位配置
      端茶水、備午餐

(1) 白:檢視事實
(2) 綠/紅:發想點子
(3) 黃/黑:將前面的點子補足論述、框架
(4) 紅:最後決策


20190423 - 主題:互動帶領

Q:近期看過的實體互動活動?哪個單位辦的?
A:社團 (教學社課)、系隊 (練球)、營隊 (團康遊戲)
Q:為什麼要有實體互動?
A:回饋即時、實體參與感、實體交流、實體資訊量大


20190507 - 主題:團隊傳承

一、組織定位

二、組織文化

三、個人能力的鍛鍊

四、學習對象

五、人力資源
(選人) > (用人) > (培育人) > (留人) > (推薦,往上升)

新人 > 幹部 > 領導 > 老人 > 更老


20190528 - 主題:組織展望

(這堂課不知道要怎麼整理,我決定自己發揮)


20190603 - 主題:網路世代的線下活動

Q1:社團、組織的人為什麼變少?
A1:與其猜測,倒不如直接去問離開的人。

Q2:我想要做得跟 上一屆/之前 不一樣?(社團交接)
A2:哪裡不一樣?事實上會問出這個問題的當事人,代表他還沒有抓到前進的方向。(通常只有做得 更好/更壞)

Q3:(排除其他狀況) 每一屆辦的活動都超好玩,人數卻越來越少?
A3:如果單一項目夠好玩,人數卻越來越少,則需思考項目種類是否足夠多元?

Q4:社團、組織有必要永續經營?
A4:長線可以中斷,讓組織停在最好的狀態。待未來人事時地物湊齊後可重新開展事業。

一、活動效益公式

二、線上 / 線下體驗

直到 AR/VR 的技術高度能夠觸碰到現實體驗的邊界之前,線下活動不會被線上活動取代。